从业者访谈

 
202020-5
孟海勤:培育社区社群共同体的四平实践
阅读次数:127次 发布者:壹棵松公益基金   日期:2020/5/20
  四平社区基金会于2017年11月17日由四平街道办事处发起成立,致力于通过社会创新促进社区资源的再流动,提高居民福祉,缓解社会问题,培育社区公益精神。从19年以公益市集为抓手动员社区参与起,社区基金会与居民个体及群众团队的互动逐渐增多,基金会以群众团体为抓手开展了很多线下活动及网络筹款。了解到四平社区基金会将在3月5日-3月13日开展以“旧爱”为主题的物物互换活动,我们带着闲置物品来到了活动现场,并与执行秘书长孟海勤和现场居民进行了交流,发现她们在社群培育方面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借此契机向大家分享。
  

活动现场等待被置换的闲置物
  
  一、亲近社区需“另辟蹊径”
  
  四平路街道位于区境中西部,东起杨树浦港与控江路街道相望,南到控江路与江浦路街道接壤,辖区内有同济大学这样的高校资源。但是社区基金会能够链接到的理事资源和企业资源也相对有限。经过反复思考后,基金会认为自己最大的优势和资源还是能够和居民有直接的、面对面的联系,也就是“亲近社区”。
  
  基于此,基金会资助了一系列惠及高龄老人、儿童和青少年、部分公共空间及全年龄阶段群众的公益项目,开展了旭辉社区睦邻节、公益市集等活动。以此次物物互换活动为例,社区里本身就有“循环社区之物物互换”的众筹项目,居民们会通过睦邻中心或者自己约线下场地交换。因此在了解了同更生的活动后,基金会认为该活动产生的费用较少,居民也比较认可这个理念,就开始了合作。
  
  筹款方面,基金会也尝试了在腾讯公益平台上线月捐项目,动员社区资源,提升筹款的可持续性。目前,基金会月捐项目的捐款人次为831人,总计筹款63,472.95元。
  
  二、做公众筹款应“因地制宜”
  
  在2019年新力杯公益创投大赛中,基金会有两个项目获得了奖项。其中,“街边实验室——从垃圾回收站到循环社区”获得了环保新时尚奖,“‘绿行者’居民生态科学观察进阶计划”获得了优秀奖。
  
  其中,“‘绿行者’居民生态科学观察进阶计划”执行团队来自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在校硕博士生组成。99公益日期间,团队通过动员粉丝志愿者开展科普展、公益市集、工艺品义卖等方式自筹3万元,新力杯激励金配资3万,共筹得62706.1元,团队用这笔资金改装了控江旭辉外广场的闲置集装箱,变身成为“彩虹科学站”。而另外一个获奖项目,则通过动员社区群团及社会组织参与筹款。根据“新力杯”的激励政策,鼓励群团通过自筹与配捐激励,筹集团队活动经费。经过第一年的动员参与经验,发展社区居民、群团成为发起人、筹集者与执行者,做“家门口的公益”。2019年,发动居民、社区群团及社会组织众筹25044.04元。

  
社区基金会20年99公益日筹款情况    社区基金会21年99公益日筹款情况
  
  通过这次社区动员,基金会和团队的合作越发密切,团队定期向社区基金会提交社群动态及财务支出单据。一方面,社群在合作过程中,财务及信息发布更加规范、规律,也使得社区基金会的社区动员更具组织、纪律。孟海勤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形式,因此,第二年她就开始向街道社服中心的主任了解社区里有哪些备案登记的社团。在主任的推荐下,基金会一共找到了8个愿意参与筹款的社区社团,并且次年他们也表示愿意持续参与。新力杯的第二年有一个机制是筹款满1万元就能获得1万元激励金,于是基金会的目标就是1万的筹款额度。基金会找了8个团队,每个团队根据情况认领筹款目标,并按照1:1的比例,配比激励金。对此,孟海勤提到“社区基金会动员居民肯定都是零散的,因此通过动员社团负责人,可以有组织、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去宣传和推动,效果会事半功倍。”
  
  三、培育志愿者的有效载体
  
  基金会这次和同更生团队合作物物互换活动,其中一个重要目的是希望通过项目化的运行,能够培育、带动一批环保爱好者,并且能够将他们转化为志愿者团队。
  
  活动的第一天孟海勤在现场全程参与,她告诉我们“项目第一次落地,需要及时发现问题。同时,我希望看看志愿者和来参与活动的人对活动的兴趣度,寻找核心人物,以此为抓手发展社群。”目前在四平备案的群团组织有107个,但是这些团队里面还没有志愿者团队。不过随着公益基地和公益护照的出现和发展,社区基金会也会借此,招募并培育志愿者群团。
  
  孟海勤提到,其实有些社区本身是有志愿者团队的,比如每周四的清洁家园日就有志愿者团队在社区清扫垃圾。对于这些现存的志愿者团体,社区基金会非常推荐街道社服中心关于群团备案的政策,如果队伍达到10人以上,且有规律地开展社区服务行动,就能够登记备案。备案会让志愿者们更有归属感和认同感,满3年团队也可以参与由杨浦区统一安排的街道年度群众表彰大会,获得荣誉和相应激励。如果培育越来越多的团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那这些志愿服务精神和行动本身也将吸引更多人加入志愿者队伍。
  
  那么如何培育志愿者社群呢?最好的方法是利用社区已经聚集起来的团队,此时社区基金会要做的就是引导这些团队根据自身特长,探索可行的公益行动。当然如果没有这样的团队就要从头开始培养了。四平街道本身是有的,之所以通过这个旧物互换的活动再去培育团队一方面是希望提升活动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是想要培育出年轻化的社团。因为几乎所有的社区基金会在网络筹款时都面临着这样的痛点,社区里的社团基本上都是退休的叔叔阿姨,年龄比较大,对于网络筹款的各种玩法比如捐小红花、接龙活动通常有心无力。年轻志愿者团队的出现将会是激发社区活力,实现网筹突破的新支点。
  
  当然,一个团队必须要有持续性的活动维系,才能有更强大的凝聚力。因此除了物物互换活动以外,基金会也计划配合其他环保主题的活动,让热爱环保的志愿者团队持续发挥作用。孟海勤认为社群培育,骨干力量非常重要,也很看缘分,比如若一个社群负责人的风格比较受欢迎,他的团队就会越来越大,反之有些团队的人则是越来越少。
  
  社区作为具有地域性特征的生活共同体,它的维系力量存在于社区社群共同体所认同的群体文化中。社区社群共同体既是社区群体文化的促成者,也是社区群体文化发生作用的媒介。虽然在培育的过程中不一定能够有团队出来,但是像四平这样迈出这一步很重要。培育社区社群共同体的实质,是在标识一种共同的价值取向,在倡导一种志愿精神和公益文化,也是在创造推动集体行动的动力。
  
  文/上海爱德公益研究中心
  
  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街道社区公益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