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者访谈

 
222022-6
王伟芳:持续沟通以寻求共同价值,不断争取来提升公益效能
阅读次数:230次 发布者:壹棵松公益基金会   日期:2022/6/22
  上海新虹社区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新虹社区基金会”)于2020年5月正式获批成立,是一家较为年轻的社区基金会,地处新虹商务区。与其他由政府发起或居民发起的基金会不同,新虹社区基金会是由新虹街道及辖区优秀企业共同出资成立的非公募基金会。在成立的两年时间内,新虹社区基金会积极联动辖区内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等多方资源,共同关注并回应社区多元化需求,并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和成长。
  
  Q1:新虹社区基金会在此次疫情期间开展了哪些行动?
  
  自3月中旬开始,新虹社区基金会就跟街道和企业保持密切的沟通,对社区的情况保持同步。在发现了社区居民有生活用品、食品物资方面的需求后,基金会在街道的大力支持下与社区形成了直接的对接。我们第一时间在理事会和监事会成员中发起了对社区居民的生活关爱行动,后来又在爱心企业中定向发放倡议书,使得供需信息能够精准对接。
  
  3月19日晚开始,我们开始了为百姓发放蔬菜的行动。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我们要夜以继日地募集资金,并保证供货和物流顺利,保证食品安全,另一方面也要保证街道层面各个社区的平衡,避免顾此失彼,引发不良情绪。
  
  截至5月底,共有10家企业捐赠了160余万的资金,并有12家企业及公益伙伴捐赠了价值150万元左右的物资。
  
  Q2:您跟企业谈公益合作时有什么技巧吗?
  
  首先,这可能得益于我个人原先的一些工作经历。2019年10月之前,我在街道担任营商办主任,一直为街道的企业服务,所以与企业的情感和熟悉度较深,这也帮助我能够走得进企业。
  
  第二,我们依托了街道和政府的背景和资源。街道领导从上到下对基金会的发展高度重视,也给了很多支持让我们放手大胆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把基金会来做大做强,切实为新虹地区的工作人员、社区居民做好公益服务。
  
  第三,我觉得是要找到共同价值,搭建彼此了解的平台。一般能够入驻到我们商务区的企业,都是有一定实力、愿意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但他们不知道社区基金会,也不了解可以如何跟社区开展合作。所以我一般去和企业沟通的时候,都会让他们看到我们社区基金会在做什么,我们可以一起做什么,以更好地服务员工和居民,他们也会尽力地提供资源和帮助。
  
  Q3:通过这些抗疫行动,社区居民对于基金会的认知度或感受度有什么变化吗?
  
  变化是肯定有的。通过这次为每个小区全覆盖发放蔬菜,我们在抖音、微信上都收到了居民给基金会、给街道的点赞。以前居民不太了解新虹有个社区基金会,但是通过这次物资发放,居民们了解到了有个社区基金会,了解到以后有问题时可以一同协商解决的一个新渠道。
  
  我们基金会自身,也会做一些探讨和提升,不仅要服务好商务区白领,也要服务好社区居民。
  
  Q4:在这个过程中,您有遇到什么特别的事情吗?
  
  这次抗疫过程中让人感动的事情特别多,比如街道和主任第一时间出面给我们支持,给了基金会强有力的背后支撑;比如在募捐过程中,我们经常深夜打电话沟通,但这些企业和企业家并没有任何怨言,反而是尽己所能地配合。
  
  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很有爱心的女企业家,为基金会捐了很多菜,20日从早上沟通到晚上,多方协调终于解决了蔬菜运输的问题。21日4辆货车把菜送到的时候,恰逢大风大雨,但我们需要尽快把蔬菜分装并送到居民家中。志愿者们就穿着一次性的雨衣,拿菜、过称、分装、运输,开始了流水线工作。志愿者们雨衣外面是雨水,里面是汗水,累了就坐在台阶上稍作休息,全身湿透了却不停下手中的活儿。从早上等车送达到晚上分包完毕,志愿者们花了10个小时将这10,000斤蔬菜分成2,000份并送至小区。
  
  这些志愿者都是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和商务区的物业人员,他们都是最普通的人,却用行动为这个城市贡献着力量。
  
  Q5:您觉得社区基金会参与突发事件有什么可以提升的地方?
  
  首先,社区基金会要争取街道层面的支持,打通各个环节,把公益资源整合起来,实现慈善口子的对接。第二,我们可以加大企业走访的力度,将那些愿意做慈善的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与社区基金会的慈善平台对接起来,做好资源储备。第三,我也感受到了公益伙伴守望相助的力量,后续我们行业内部要加强学习交流,为区域内外的基金会搭建合作平台。第四是培育志愿者队伍,我们不仅要依靠街道的志愿者,还要有上海其他地区的志愿者队伍。同时,如何利用社区基金会平台把企业员工和志愿者力量串联起来,也是值得思考和未来要做的工作。
  
  (上海新虹社区发展基金会  王伟芳)